無障礙閱讀
手機版
微博
微信矩陣
網站導航
  • 耀州簡介
  • 歷史沿革
  • 地質地貌
  • 經濟發展
  • 行政區劃
  • 自然資源
  •   耀州地處陜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,置縣歷史2170多年,2002年10月撤縣設區,是連接關中和陜北的交通要道,銅黃高速、合鳳高速、210國道、包茂高速、咸銅鐵路、梅七鐵路穿境而過,加之建設之中的西包城際高鐵等省市交通要道,耀州將融入西安半小時乃至15分鐘經濟圈。總面積1617平方公里,人口33萬(含新區),轄8鎮(瑤曲鎮、廟灣鎮、關莊鎮、董家河鎮、孫塬鎮、小丘鎮、照金鎮、石柱鎮)3個街道辦事處(永安路、天寶路、錦陽路),117個行政村(鎮村綜合改革前為178個)、12個板塊型社區。耀州區人杰地靈,物華天寶,是隋唐醫藥學家孫思邈、西晉哲學家傅玄、唐代書法家柳公權、史學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畫家范寬等“一圣四杰”的故里。1933年,劉志丹、謝子長、習仲勛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創建了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-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。照金成為全國紅色旅游樣板,薛家寨景區被授予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,藥王山景區被列入全省30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。境內石灰石儲量40億噸,煤炭儲量18億噸。鐵礦、高嶺土礦、油頁巖礦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。耀州是蘋果、花椒、核桃、大櫻桃、釀酒葡萄、中藥材的優生區,是陜西省優質外銷果、加工專用果、奶牛、肉牛、強筋小麥、飼料飼草和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等七大優勢(特色)農產品基地。伊利、天辰、陜煤化、陜有色、陜文投、銘帝、上海摩貝、世紀華耀、陜西安易等一批大集團、大企業入駐耀州區,“2342”工程建設強勢推進,積聚了強大發展后勁。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  •   古為雍州之域,秦屬內史地,西漢景帝二年(前115年)于今孫塬鎮河東堡西側,始置祋祤縣,三國魏黃初元年(220年)徒甘肅之泥陽僑置于祋祤,改祋祤為泥陽縣,隸北地郡并兼為北地郡治。隋開皇六年(586年)泥陽縣更名華原縣并移治今城區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為避武則天祖諱,華原縣改稱永安縣,神龍元年(705年)復名華原縣。唐天祐三年(907年)李茂貞改華原縣置耀州。元屬奉元路。明、清屬西安府。1913年廢州,設立耀縣,屬關中道。
      1949年10月屬三原分區,轄廟灣、柳林、瑤曲、龍首、安王、小丘、袁文、孝義、照金、城關、石人、寺溝12個區,74個鄉。1950年5月屬咸陽專區,撤銷龍首、廟灣、安王3區,轄9個區,63個鄉。1953年1月屬渭南專區,撤銷石人區,轄8個區,53個鄉。1956年2月撤區并鄉,轄城關鎮和柳林、瑤曲、小丘、照金4個區及王益、寺溝、稠桑、郭家、孫塬等6個直屬鄉。1956年10月屬省。1958年9月撤銷區鄉建制,成立紅旗、五星、樓村、小丘、照金、柳林、瑤曲、王益8個人民公社;同年12月撤銷耀縣并入銅川市,下設耀城、小丘、柳林3個人民公社,有20個管理區。1961年8月復設耀縣,仍屬渭南專區,下設城關、孫塬、寺溝、稠桑、下高埝、柳林、瑤曲、安里、小丘、阿子、照金、白瓜、樓村13個人民公社。1964年6月城關人民公社改設為鎮。1965年6月劃入原銅川市演池、石柱、王家貶3個人民公社,共轄1個鎮、15個人民公社。1969年屬渭南地區。1980年1月屬銅川市。1983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,轄1鎮15鄉。
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  •   近年來,耀州區以獨特的區位優勢,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堅實的經濟基礎,開放的市場經濟,優良的投資環境,全新的服務理念,優惠的投資政策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朋友來耀播種、耕耘、收獲。
      1、地理位置
      銅川市耀州區地處陜西中部,為銅川市政府所在地,是連接關中和陜北的交通要道。南距西安市74公里,距西安咸陽機場70公里,210國道、西黃一級公路、咸銅鐵路、梅七鐵路穿境而過。
      2、地質地貌
      耀州區地處關中平原與渭北高原接壤地帶,屬喬山山脈南支,鄂爾多斯臺地南部邊緣。地勢北高南低,東、西、北三面環山,中部多丘陵溝壑,南部較為平緩。相對高差1196米,最高處為長蛇嶺,海拔1732米,最低點是趙氏河谷,海拔536米。區內山嶺遍布,著名的有:爺臺山、鳳凰山、香山、長蛇嶺、文王山、武王山、寶鑒山、磬玉山、藥王山等。按地貌特點,耀州區形成了三個不同的農業區。北部山地峽谷區以多種經營和林牧業為主;中部梁卯丘陵區農林牧全面發展;南部臺原川道區,市商品糧、蔬菜和外貿農產品的主要基地。
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  •   【國民經濟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統籌推進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各項工作,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總體平穩、結構優化、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,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。2018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91.63億元,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.1%。其中,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 11.60 億元,增長 3.1% ;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.48 億元,增長 4.8% ;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 36.55 億元,增長 8.7%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38809 元。從產業構成看,一、二、三次產業的結構比重為 12.6 ∶ 47.5 ∶ 39.9,三次產業對經濟貢獻率分別為 7.3%、36.9% 和 55.8%,分別拉動經濟增長 0.4、2.3 和 3.4 個百分點。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  •   2001年,耀縣轄11個鎮、4個鄉:城關鎮(駐南街)、柳林鎮(駐柳林)、寺溝鎮(駐寺溝)、廟灣鎮(駐廟灣村)、董家河鎮(駐董家河村)、瑤曲鎮(駐瑤曲)、孫原鎮(駐孫原村)、關莊鎮(駐關莊村)、坡頭鎮(駐坡頭村)、照金鎮(駐照金村)、小丘鎮(駐小丘);安里鄉(駐梁寨河)、石柱鄉(駐石柱)、演池鄉(駐干橋廟)、阿子鄉(駐阿子村)、白瓜鄉(駐前咀子)。
      2005年,撤銷城關鎮,設立永安路、天寶路2個街道辦事處。
      2012年,耀州區下轄7個鎮(瑤曲鎮、廟灣鎮、關莊鎮、董家河鎮、孫塬鎮、小丘鎮、照金鎮)2個鄉(石柱鄉、演池鄉)3個街道(永安路街道、天寶路街道、錦陽路街道),189個行政村、8個板塊型社區(鄰德社區、解放社區、南泉社區、崇德社區、東站社區、天寶灘社區、華原社區、塔坡社區)、4個單位型社區(水泥廠社區、西北耐火材料廠社區、下石節煤礦社區、陳家山煤礦社區)。
      2012年,石柱鄉撤鄉設鎮,耀州區下轄8個鎮(瑤曲鎮、廟灣鎮、關莊鎮、董家河鎮、孫塬鎮、小丘鎮、照金鎮、石柱鎮),3個街道辦事處(永安路街道、天寶路街道、錦陽路街道),1個鄉(演池鄉),178個行政村,12個社區。
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  •   耀州區資源豐富,已發現的自然資源有10多種。植物資源本區境內有維管束植物和栽培植物176科、384屬、802種,分別占全國科、屬、種的30%、11.9%和2.4%。地理條件較黃土高原其它地區更為優越。
      土地資源
      耀州區土地資源豐富,為黃土高原厚層區,土質肥沃。2017年末,全區有耕地總資源52.24萬畝,其中常用耕地42.71萬畝,臨時性耕地9.5251萬畝;園地11.8萬畝,林地112.49萬畝,草地26.68萬畝,其它用地1.44萬畝。年內減少耕地0.42萬畝,其中耕地改為園地1678畝,國家基建占地0.185萬畝。
      森林資源
      耀州區多山地峽谷、梁峁丘陵地貌,氣候溫和,森林資源豐富。2017年,全區林業用地面積152.47萬畝,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.4%。其中:有林地76.93萬畝,占林業用地的50.1%;疏林地10.82萬畝,占林業用地的7.1%;灌木林地36.68萬畝,占林業用地的23.9%;宜林地9萬畝,占林業用地的5.9%;未成林造林地20.03萬畝,占林業用地的13.1%;苗圃地0.04萬畝。全區活立木蓄積量194萬立方米,森林覆蓋率28.02%,林木綠化率47%。用材林木主要樹種有油松、刺槐、中槐、側柏、山楊、柳、楸、榆、泡桐、白皮松等。經濟林木有蘋果、梨、桃、杏、棗、柿、核桃、杜仲、櫻桃等。觀賞樹木有蘇鐵、銀杏、龍柏、龍爪槐、水杉、法桐、女貞、五角楓、垂柳等。
  • 發布時間:2019-06-19
主辦:銅川市耀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:銅川市耀州區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聯系地址:銅川市耀州區文營西路81號
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 電話:0919-6189001 陜ICP備08002277號 網站標識碼:6102040007
陜公網安備 61020402000131號
四川时时彩开奖视频